🍭為什麼我們總是戒不掉手搖飲?
你是不是也有這種時候?
工作壓力大、心情低落,總覺得來杯手搖飲才有「慰藉感」;
甚至喝飲料已經變成一種習慣,每天不喝一杯,就渾身不對勁。

其實你不是沒自制力,而是
身體早就被「高糖飲料的即時快感」給綁架了。
我們的大腦會因為糖分帶來的短暫快樂,而一再上癮。
但長期下來,卻可能帶來許多隱性負擔?
💔肌膚出油、長痘
💔代謝變差、體力下降
💔甚至情緒也容易波動

我們也知道「水很重要」,只是……
👉 水真的沒味道啊!
那麼,如何在不勉強自己的情況下,讓自己逐漸愛上喝水?
現在就來跟你分享,從飲料轉向喝水的5個Tips,
讓你不用硬戒手搖,也能開始補充身體真正需要的水分與營養。
①從「每天少1杯」開始,不追求一口氣戒掉💡
請放過自己,戒飲料不是斷捨離比賽😮💨
與其一口氣不喝,不如先「少喝一點」:
📌 小目標示範:
- 原本一天三杯 → 改成一天一杯含糖飲+一杯無糖茶
- 原本愛喝全糖 → 試試1分糖/無糖口味
把減量視為勝利,不要覺得「今天還是喝了」就算失敗。
每一杯少喝的糖,都是你對自己更好的選擇。
②讓 目標變小 才會成功🧃
很多人說:「我要開始每天喝2000cc的水!」
結果沒幾天,就累到放棄……
正確的做法是:
✅ 先設定小量+定時喝
✅ 每次250ml,分段完成就好
📅 建議喝水時間表:
- 起床後:一杯(搭配××沖泡飲喚醒精神)
- 午休後:一杯(補充精神與體力)
- 下午茶時間:一杯(代替飲料,幫助提神)
這樣一天就可以默默喝到750~1000cc的水量,
不只不痛苦,還能建立一種新的節奏感!

③給自己專屬「喝水小道具」🎁
幫『喝水』這件事,建立儀式感~
當你擁有一個專屬的「喝水容器」也會讓自己的大腦+視覺被療癒
進而讓自己更願意沉浸在喝水這件事喔~例如:
💦 隨身水壺(可愛、透明、一眼就能看到水量)
🍶 一個好看的玻璃杯、沖泡飲專用杯
🎀 每天挑不同的攪拌棒/吸管
用這些道具,讓喝水這件事變得 有趣、有儀式感、有成就感,
之後你會開始享受喝水的片刻!

④記錄感受,觀察身體的變化📓
你會發現,當飲料減少、水分增加,身體真的會回饋你:
✔️ 嘴巴比較不乾
✔️ 上廁所變得順暢
✔️ 肌膚不那麼暗沉
✔️ 下午比較不容易昏昏欲睡
這些正向變化,都是讓你堅持下去的動力。
而且也可以用手機備忘錄、IG打卡,甚至手帳來記錄:
📍 今天喝了幾杯?用什麼風味?身體有什麼感覺?
讓「記錄」變成激勵,讓自己看到正在進步。
⑤豐富你的補水風味,讓喝水不無聊🍋
大家常說「多喝水對身體好」,但有時候真的難以啟齒:
👉 水真的沒什麼吸引力。
這時候,我們可以靠「風味沖泡飲」來幫助自己慢慢轉換。
像輕飲。莓沖泡飲,就是設計給想戒飲料、但又不想直接喝水的人:
🌿 純粹的營養補給:接骨木莓、綜合莓果、維生素C
💧 清爽果香,微甜不膩、口感好
🧘♀️ 輕鬆一杯 防護+代謝,雙效合一
你會發現,「喝水這件事」變得不再痛苦,甚至有點療癒。
像是給自己泡一杯果香水的儀式,
把「喝水」變成自己與身體溝通的時間。

不是你不喝水,而是你還沒找到喝水的好方法!
不是要你戒掉快樂,而是找到更舒服的替代選擇。
不需要一次做到完美,只需要開始嘗試改變,就值得鼓勵。
❤️ 結語:溫柔戒飲,是愛自己的第一步
戒掉飲料,不是懲罰,而是你對自己更溫柔的照顧方式。
喝水,不是無趣,而是你與身體對話的練習。
從今天開始,讓我們一起試試——
📍 每天少一杯飲料
📍 用風味沖泡飲建立喝水儀式
📍 認真記錄每一次身體的回饋
💬 你會發現,這段「戒飲→喝水」的過程,也是一段找回自己節奏的旅程。
*專業諮詢提醒:
若你有特殊疾病、正在服藥或有慢性症狀,
建議先與醫師或營養師討論後再補充相關營養品。
BY 營養師-高啟芸 & 研發主管-Sharon